布鲁氏杆菌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广东阿妈因食用羊胎盘险些无法行走,警惕健
TUhjnbcbe - 2025/3/30 17:54:00

随着天气逐渐转凉,秋季进补的时节又悄然来临。羊肉因其温补效果,成为了众多人的首选。然而,有些人却选择了一条“养生”的捷径——食用羊胎盘。但这种看似滋补的做法,实则隐藏着不小的健康风险。

就在不久前,广东一位女子就因食用羊胎盘而遭遇了腰背部疼痛的困扰,甚至无法正常行走。事件曝光后,广州医院紧急发出提醒:羊胎盘并非安全食物,其滋补效果尚无科学依据。

据报道,去年除夕,阳江的小林为给母亲补身子,特意购买了羊胎盘准备在年夜饭上炖煮。然而,这顿看似孝顺的晚餐,却让母亲林阿姨陷入了痛苦的深渊。短短3个月后,林阿姨便开始出现腰背部疼痛的症状,且疼痛逐渐加剧,最终连行走都变得困难。

医院的诊断,林阿姨被确诊为脊柱感染,但感染类型尚不明确。加之她本身就患有尿毒症,治疗风险极高,医院均表示无法收入院治疗。

无奈之下,林阿姨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了广医二院脊柱外科。入院时,她的病情已经相当严重,气喘、血压不稳,并伴有高热和感染性休克、心衰的迹象。经过进一步的检查,医生发现林阿姨感染的椎间隙存在严重滑脱,而且感染源竟是那顿所谓的“进补餐”。

经过细菌培养,结果显示林阿姨所感染的是“马耳他布鲁氏菌”,最终确诊为布鲁氏菌脊柱炎。这一发现让医生们意识到,林阿姨的严重感染并非偶然,而是与她食用的羊胎盘密切相关。布鲁氏菌,这种常见于羊、牛、狗等动物身上的细菌,主要通过直接接触被感染动物的分泌物(如血液、尿液、胎盘等)或食用未煮熟的被感染动物的肉类和乳制品来传播。在某些情况下,吸入感染性气溶胶也可能导致感染。

医生指出,一旦人体被布鲁氏菌感染,这些细菌会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脊柱部位,并在那里大量繁殖,最终引发脊柱感染。林阿姨可能因一餐不慎的进补而意外感染了布鲁氏菌,导致脊柱炎的发生,这让她的家人深感痛心。

然而,经过规范的治疗,林阿姨的恢复情况良好,不久后便出院回家休养。出院后的复查显示,她的各项指标都在逐渐恢复。如今,林阿姨已经能够自行下地活动,并能够独立完成日常生活的各项基本任务。布鲁氏病,又被称为“波状热”,是一种由布鲁氏菌感染引发的严重人畜共患传染病。近年来,该病在广东省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主要与接触带菌动物有关。其潜伏期通常为一到三周,但最短可在一天内发病,最长甚至可达一年。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出汗、乏力以及关节疼痛,常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而延误治疗。

在人类感染布鲁氏菌的病例中,多数感染源为羊,而羊胎盘是这些细菌的富集地之一。据报道,饮用未消毒的鲜羊奶、食用羊肉串、处理羊肉和羊胎盘、养殖或销售羊肉、在菜市场活动以及与新鲜羊皮接触等行为,都可能增加布鲁氏菌的感染风险。尤其在广东地区,食用羊胎盘的情况并不罕见。

布鲁氏菌感染后,该细菌会通过血液传播至全身各处,而脊柱由于其丰富的血液供应和复杂的结构,往往成为细菌“安营扎寨”的理想场所。一旦布鲁氏菌侵入脊柱,椎间盘和椎体这些血运丰富的部位会首先受到攻击。随着病情的发展,细菌还可能侵犯脊柱周围的肌肉和神经,导致剧烈的疼痛和功能障碍。

此外,关节疼痛和无故发热也是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警示症状。患者可能出现发热、脊柱局部疼痛以及寒颤、头痛、多汗、乏力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肝、脾及淋巴结肿大,或伴有男性睾丸炎及女性卵巢炎等并发症。

预防布鲁氏病脊柱感染的关键在于食品安全。消费者应谨慎对待偏方和食疗方法,尤其是对于未经科学验证的进补食材,务必保持警惕。避免食用未经检疫的羊肉和羊胎盘,以确保自身安全。预防布鲁氏病,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确保饮食安全,建议从官方认可的渠道购买牛羊肉制品,避免购买未经检疫的肉类。烧烤爱好者在享受“现宰现串”的美味时,务必确保肉类烤熟,同时使用公筷夹取生肉,避免与私筷混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洗手,不喝生水。避免食用未经消毒的鲜奶和奶酪等奶制品。若前往牧区游玩,建议佩戴口罩,并在接触牲畜后及时清洁双手。养殖户和职业人群在接触病畜或处理流产物时,需做好个人防护,穿戴防护装备并遵循规范操作流程。

追求健康营养是好事,但安全永远是第一位。在选择食材和进补方式时,务必保持警惕,确保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东阿妈因食用羊胎盘险些无法行走,警惕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