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杆菌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全面解析
TUhjnbcbe - 2025/3/28 17:32:00
布病概述

布病,全称为布鲁氏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传染病。该病以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疼痛、睾丸肿痛等为主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布病,即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人类感染后,会出现发热、多汗、乏力及关节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甚至被称为“懒汉病”。而家畜如羊、牛、猪等,以及鹿、马、骆驼等动物,在感染布鲁氏菌后,不仅会出现流产、不孕及奶产量下降等生殖障碍,还会影响其生长繁殖,给养殖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乳肉制品日益成为人类生活必需品的背景下,牛羊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也使得布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构成了严重威胁。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皮肤粘膜接触感染,如接羔、兽医、饲养员等在操作过程中可能接触到感染;二是经消化道感染,食用被污染的水或食物,如生拌或未经煮熟烤熟的牛羊肉等肉类,饮用生奶或未经检疫且消毒不彻底的乳制品;三是经呼吸道感染,吸入含布鲁氏菌的飞沫、尘埃,如皮毛加工、饲养放牧等操作。

布病的临床表现多样,但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多汗、疲劳、全身乏力以及肌肉和关节酸痛。发热是感染布病后的主要表现,可能持续数日乃至数周,常伴有寒战。部分病例可能呈现低热和不规则热型,多发生在午后或夜间,易被误诊为伤寒。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脊柱(尤其是腰椎)骨关节受累的症状,如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等。同时,肌肉和多发性、游走性大关节疼痛也是常见症状,可能被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肝、脾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男性病例可能伴有睾丸炎,女性病例则可能出现卵巢炎。在急性期,患者可能出现各种皮疹和黄疸。

若怀疑自己感染布病,应如何应对?

若您怀疑自己可能感染了布病,应立即前往辖区疾病预防控医院进行布鲁氏菌检测。一旦确诊,务必遵循医生建议,完成全程治疗。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布病若不及时或未全程治疗,极易转变为慢性疾病。

如何有效预防布病?

在购买牲畜前,务必仔细查看其耳标和检疫证。购买后,需向畜牧部门报检,并将新购牲畜隔离饲养一个月。日常饲养过程中,应定期对牲畜进行检疫。若发现病畜,必须按照畜牧部门的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随意转移或售卖。

重点职业人群的预防措施

购买家畜时,务必通过正规渠道,并定期检查养殖场所。在养殖过程中,需听从动监部门的统一管理,以便早期发现病畜,并采取无害化处理等措施,从而在源头上切断传染源。

为了预防布病传播,养殖区与生活区必须分开,且牲畜养殖场所应远离生活区域。同时,需加强对牲畜粪便和水源的管理。

定期对牲畜圈舍、畜产品加工场所及病畜污染场所进行消毒。在清理圈舍时,应采用湿法作业,以防止气溶胶传播。

从事畜牧、屠宰、兽医及畜产品加工运输的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格外小心。特别是在接触家畜、清洁圈舍等劳动过程中,若出现家畜流产的情况,应避免徒手接触排泄物、流产物及死胎。工作时需穿好工作服、佩戴防护手套和口罩等用品,并在劳作结束后彻底清洗消毒。

对于病畜的流产物、胎盘等,需进行消毒或焚烧处理后,再挖坑深埋,以避免布病的传播。

普通人群的预防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务必注意饮食安全,避免食用生肉和生奶。特别是在烹饪过程中,如烧烤和涮肉,需确保食物烤熟煮透后再食用;生鲜奶则应高温煮沸后饮用,以降低感染风险。

厨房用具必须严格分类使用,生熟用具要分明,以防止交叉污染。

购买肉、奶及其制品时,务必通过正规渠道,并仔细检查产品是否经过检疫,以确保购买到的都是安全、合格的牛羊肉和畜肉制品。

1
查看完整版本: 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全面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