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以下简称“兰州兽医研究所”)发布通报称,11月28-29日,该所口蹄疫防控技术团队先后报告有4名学生布鲁氏菌病血清学阳性。在后续检测中发现65人呈现血清学阳性。
据媒体报道,截至12月7日中午12点,已经对兰州兽医研究所名师生进行检测,呈血清学阳性的人数上升至96人。多数人员处于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的“隐性感染”状态。
兰州兽医研究所是中国专门从事预防兽医学研究的重要科研单位,也是国内少数拥有拥有P3实验室、P3级大型和中型动物实验室的科研机构之一。
在这样一家具有行业优势的科研机构爆发安全事件,也体现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任重道远。
关于事件,疑惑重重
兰州兽医研究所在读研究生郭立(化名)是此次接受检测的学生之一。
自11月29日听闻有人感染布鲁氏杆菌后,他和同学们陆医院检查。郭立很幸运地拿到了“阴性”的检测结果,但他的不少同学却不幸中招。
目前,郭立所在的课题组已经暂停科研工作。
从12月2日这周起,研究所陆续封停了一批实验室。此前网络上流传着此次感染事件可能源于一批转基因小鼠的说法,但这一说法目前并未得到确证。
郭立表示,这个操作转基因小鼠的实验室正是最早被封停的实验室之一。
令郭立和同学们感到困惑的是,布鲁氏菌病并不是人际传染病,传染源一般都是动物尸体、毛发、血液等。
这么多学生“不约而同”地感染布鲁氏病菌,是否意味着受污染的动物并非个例呢?
郭立透露,今年暑假有一批来这边实习,8月底离所的学生,他们在听医院检查,也有人查出了阳性结果。
这似乎提示在8月底之前,就已经有实验动物被布鲁氏杆菌污染了。
兰州兽医研究所使用的实验动物大多来源于本所的实验动物中心。“不过有些特殊的实验动物,比如转基因动物,有时也会从其他公司购买。”他说,他目前无法确定网上所说的那批转基因小鼠来自哪里。
值得注意的是,兰州兽医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同时也是多家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医院和药厂等单位的实验动物供应方。
实验室安全,从源头抓起
早在年底,东北农业大学就爆发过一起布鲁氏菌病感染事件。
该校动物医学学院有教授违规购入未检疫的4只山羊作实验动物。同时未能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指导学生,并进行有效防护。
这一系列违规操作最终导致学校27名学生及1名教师陆续确诊感染布鲁氏菌病。
“动物实验的安全要从源头抓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德华对《中国科学报》说。
他介绍,一方面,不管是SPF动物屏障系统还是普通动物房,购买实验动物和饲料等,都应进行严格检疫,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入实验室。
另一方面,实验动物的提供单位必须保证动物质量合格。
实验动物按照微生物控制标准,可以分为4级:普通动物、清洁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无菌动物或悉生动物。即便是最低级别,也要求排除人兽共患病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的病原体。
郭立提到,当他们相信自己操作的动物实验没什么额外风险时,有时就只采取穿白大褂、戴手套等最基础的防护措施。
“课题组购入特定级别的实验动物后,一般不会再次检验动物携带的微生物是否合乎标准。”王德华说,“这次事件是一个提醒,建议科研人员根据物种特性,对购买的实验动物增加检疫环节。”
既要防患未然,也要亡羊补牢
多位受访者表示,动物实验过程中每一个具体执行者的行为规范,才是实验室安全的最终落脚点。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何宏轩强调,对那些工作涉及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科研人员,必须进行相关科普知识的培训,并酌情进行免疫接种。
开展科研活动时,必须严格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进行规范操作,“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
“北京的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都要求参与动物实验的学生和工作人员事先接受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后,持北京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证开展工作。”王德华说,“我认为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一项举措。”
但是这种持证上岗的机制,目前尚未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多名兰州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就表示没有经历过类似考试。
除了防患于未然,事故出现后的应急处理也至关重要。
何宏轩强调,一旦发生类似感染事件,首先应按照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应急处理预案采取措施;其次感染人群要及时就诊,并进行规范的科学治疗,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
以布鲁氏菌病为例,首都医科医院感染综合科副主任医师李侗曾指出,布鲁氏菌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4周,也就是从感染到出现布鲁氏菌病症状需要的时间。“考虑到潜伏期的存在,隐性感染者及时就医意义重大。”
医院感染科临床医生表示,这种诊断治疗和防控传播上的紧迫性,要求机构必须对实验室安全问题迅速响应,积极应对。特别是对这种致病微生物安全事件,应在第一时间报告疫情事件,通过相关部门介入,启动疫情控制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