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去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yyxw/250330/e5vcp00.html市面上鲜奶种类繁多,其中现挤的“生牛(羊)奶”备受部分消费者青睐。他们认为,刚挤出的鲜奶纯天然、无添加,营养价值更丰富。然而,这种未经加工的新鲜生奶是否真的健康且安全呢?玉环市的谢先生家中养有一头奶牛。近日,他的孩子提出想喝现挤的新鲜牛奶,但谢先生出于对质量安全的担忧,决定将牛血样本送至玉环市农水局进行检测。令人意外的是,检测结果显示该样本中布鲁氏菌抗体呈弱阳性。这意味着,如果谢先生的孩子直接饮用了未经杀菌处理的生牛奶,他们就有可能感染布鲁氏菌病。
什么是布鲁氏菌病呢?
它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能够感染猪、狗、牛、羊、鹿、骆驼等多种动物,同样也会威胁人类的健康。患者常常表现出倦怠乏力的症状,因此该病又被俗称为“懒汉病”“蔫巴病”“千日病”。布鲁氏菌独特之处在于其能够巧妙地“躲藏”在细胞内,避免被免疫细胞发现和攻击。这种细菌缺乏鞭毛、芽孢和荚膜,却能在人体细胞内逍遥自在,造成持续感染。
布病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究竟是什么呢?布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感染的羊、牛、猪,同时鹿、犬、啮齿动物等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则包括接触传播、消化道传播和呼吸道传播。接触传播主要通过皮肤黏膜与带菌动物的组织或体液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污染的环境及物品实现。消化道传播则可能由于食用未经巴氏杀菌的生奶、水或未加工熟的肉制品等含菌食物而发生。此外,吸入病菌污染环境中的气溶胶也可能通过呼吸道传播布病。
哪些人群更容易感染布病呢?
布病在人群中普遍易感,即任何接触到被病畜污染的环境或肉制品的人都有可能被感染。然而,某些职业群体,如农牧民、兽医、皮毛加工者以及屠宰工等,由于他们长期与动物接触,因此他们的感染风险相较于普通人会更高。
感染布病后,人们会表现出哪些症状呢?
此外,我们也需要了解动物感染布病的情况。动物在感染布病后,会经过一个约4天至80天的潜伏期。在此期间,怀孕的母畜容易发生流产,并可能引发子宫内膜炎。而患病的公畜则常出现睾丸炎、附睾炎以及关节炎等症状,这些症状不仅影响其生育能力,还可能将疾病传染给同一群落的母畜。
人感染布病后的临床表现
当人类感染布病时,通常会经历一个至4周的潜伏期,平均为2周。在此期间,患者可能出现寒颤、发热、多汗、乏力以及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发热现象多出现在午后或夜间,当体温逐渐下降时,患者会大量出汗。肌肉疼痛主要集中在两侧大腿和臀部,有时甚至会出现痉挛性疼痛。而关节痛则常见于脊柱、骶髂、膝、肩等大关节,疼痛性质可能为游走性刺痛。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肝、脾及淋巴结肿大。这些症状通常会持续2至3周,但也有部分病例仅表现为低热。若在此期间未能获得适当且有效的治疗,患者可能会在无热期后的数天至2周内再次出现发热症状,这被称为“波状热”。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引发骨关节、神经系统以及泌尿生殖系统等方面的并发症。病程的持续时间也有所不同,若在3个月以内,则属于急性期;若介于3至6个月之间,则归类为亚急性期;而超过6个月的病程则被视为慢性期。由于布鲁氏菌病(布病)的临床表现极为多样且缺乏特异性,该病常常导致误诊误治。患者可能被错误地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睾丸炎、肝炎或风湿热等众多疾病。据统计,急性布鲁氏菌病的误诊率高达近三分之一,而慢性布鲁氏菌病的误诊率也接近四分之一。
那么,如何有效预防布病呢?
对于养殖人员而言,关键在于对牲畜进行及时的疫苗免疫,且年年坚持,不容忽视。此外,定期消毒养殖棚圈、在处理牲畜时佩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等措施也至关重要。在牲畜分娩或处理流产物时,务必戴上橡胶手套,并事后用消毒剂彻底洗手。同时,妥善处理流产的胎儿和胎盘,将其收集在密封容器中并焚烧,或远离水源的地方用生石灰深埋,并对污染区域进行消毒。对于皮毛和屠宰病畜污染的场所,也需严格消毒,并加强水源、粪便和牲畜的管理,以防止水源污染。在挤奶时,应穿工作服并定时消毒,挤奶后务必洗手,以保障个人卫生。普通人群在食用鲜牛奶、羊奶时,应确保加热至80-85度以上,并持续几分钟或煮沸后再食用,以确保安全。对于涮牛、羊肉,务必煮熟煮透后再食用,以降低感染风险。烧烤时,也应注意将牛羊肉制品烤熟,避免食用半生不熟的制品。此外,保持菜刀、菜板等厨具的生熟分开,切生肉的刀、板在使用后应进行彻底消毒,以防止交叉污染其他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