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杆菌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四种检测技术诊断布鲁氏菌病 [复制链接]

1#

《大河健康报》(年10月11日第A07版)

□泰安市岱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常新新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俗称“波状热”或“懒汉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这种疾病不仅严重威胁畜牧业的发展,还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危害。

布鲁氏菌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布鲁氏菌的动物或食用未经处理的病畜产品(如未巴氏消毒的奶和奶酪)传播。家畜中,猪、羊、牛等最易感,人类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1~4周,最长可达数月。布鲁氏菌病临床表现多样,从轻微症状到严重甚至致命的情况都有。因此,早期诊断和防控至关重要。

布鲁氏菌检测的重要性:

早期发现与诊断布鲁氏菌感染可引起布鲁氏菌病,这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通过及时检测布鲁氏菌,可以在感染早期发现并诊断疾病,从而采取有效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

预防传播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人类可通过接触感染布鲁氏菌的动物或食用被污染的动物制品而感染。及时检测有助于隔离和治疗感染者,减少疾病的传播风险。

维护畜牧业安全布鲁氏菌病在动物中广泛传播,对畜牧业造成重大损失。通过布鲁氏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并控制动物疫情,防止疾病在动物间扩散,保护畜牧业生产安全。通过检测,可以确保畜产品的安全性,防止带有布鲁氏菌的畜产品进入市场,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及时发现疫情布鲁氏菌检测能及时发现患病家畜,掌握疫情程度和分布范围,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这有助于迅速控制疫情,防止其进一步扩散。

布鲁氏菌的检测技术有四种:

细菌培养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骨髓、脑脊液等体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观察是否有布鲁氏菌生长。布鲁氏菌在急性期培养的阳性率相对较高,细菌培养是确诊布鲁氏菌病的重要方法。

血清学检查血清学检查依靠检查布鲁氏菌相关抗体作为间接证据。常见的血清凝集试验(如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虽然操作简便,但特异性和灵敏度不高,易受人为因素影响。

分子生物学检测NGS细菌检测,即细菌二代测序检测,通过采集血液或其他体液标本,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是否存在布鲁氏菌的DNA序列,从而确诊疾病。

皮肤过敏试验通过向皮肤内注射布鲁氏菌抗原来观察皮肤反应。如果出现范围较大的红肿区域,则表示该患者可能感染了布鲁氏菌。

布鲁氏菌病作为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病,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构成重大威胁。通过不断提高检测技术水平和完善防控措施,我们有信心将布病控制在最低水平,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