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杆菌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食用生羊奶有益健康有小孩因为这事反复发热 [复制链接]

1#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因其传染源多为羊、牛、猪等哺乳动物,所以多流行于畜牧业发达的地区,其他地区少见。而在布氏杆菌病引起的各种症状中,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患者仅占布氏杆菌病患者总数的3.5%~13%,这导致了我国西北、东北、青藏高原及内蒙古之外的其他地区,容易忽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为布鲁氏菌病引起的可能。

神经型布鲁氏菌病早期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部分临床特征与病*性脑炎相似,而患者脑脊液检查可出现颅内压升高,白细胞计数增多,葡萄糖和氯化物降低等特点,容易经验性的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在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的情况下,细致地询问患者流行病学史是明确诊断的重要环节。近期从我科出院的患者袁某某,即是在经过正确鉴别诊断和治疗后,最终改善症状并痊愈出院。

一、病情介绍

患儿袁某某,男,13岁1月,两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8°左右,发热数天后开始出现四肢抽搐,每天发作约5-6次,每次持续约1.5小时。之后症状逐渐加重,开始出现双下肢乏力、疼痛,抽搐发作时伴有意识不清,表现为牙关紧闭,头向右倾斜,双眼上视,伴面色苍白、出冷汗。医院头颅MRI平扫增强提示右侧额叶部分脑回异常信号及邻近软脑膜增厚并强化,考虑中枢感染可能,给予丙球、抗感染等常规治疗一月后,肌体抽搐较前减轻,但仍反复发热,伴眼痛,双下肢疼痛。为进一步诊治,患医院神经内一科住院治疗。

二、治疗过程

入院后,主管医生王玉周副主任医师根据外院诊查资料,分析:患儿因反复发热、抽搐1月入院,外院头颅MRI提示软脑膜增厚并强化,查体:双侧腋窝及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质软,活动性可,肝脾肋下可触及,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余神经科查体无明显异常。考虑患者在外院按病*性脑炎治疗后无明显好转,且有反复发热、抽搐、乏力、多汗、肌痛、眼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表现,诊断上需与动物源性传染病所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其他常见的细菌性脑膜炎等进行鉴别。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我院ASL检查提示双侧额顶叶、纵裂池内多发条状高灌注;腹部彩超提示脾大,余未见明显异常。

我院ASL影像

我院腹部彩超影像

脑脊液检查提示异常脑脊液细胞学,呈混合细胞反应型,以淋巴细胞为主;脑脊液生化:氯(CL-),.5mmol/L,低。

我院脑脊液细胞学检查

我院脑脊液生化检查

在对患儿的血液标本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我院检验科发现血平板长出湿润、灰色、针尖大小菌落,培养约48小时后则发展为圆形、凸起、光滑、较小的灰色菌落。根据丰富的检验检查经验,判断该病菌极有可能属于布鲁氏菌属细菌。

血平板培养影像

根据检验线索,继续追问流行病学史,患儿家庭确认近期无接触羊、牛、猪等牲畜,无食用生肉等不洁食物,但是当问及是否接触过生奶制品时,却表示患儿有饮用生羊奶的习惯。由于在此之前家属一直认为饮用生羊奶有益健康,就忽略告知这一重要的流行病学证据。根据患者家属表述,不排除此次发病为羊种布鲁氏菌引起的神经型布鲁氏菌病。

随后进行布鲁氏菌初筛,虎红平板凝集实验++。布鲁氏杆菌试管凝集实验:1:++,结合患者症状表现,明确诊断为神经型布鲁氏菌病。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布鲁氏杆菌试管凝集试验

在予以多西环素合用利福平,加用头孢他啶三联抗布鲁氏菌后,患儿已无发热、无抽搐,症状明显改善,已痊愈出院。

神经内一科王展航主任表示: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全身性乙类传染性疾病,发病后可以出现发热、关节痛、神经痛等症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病因治疗,疾病易由急性发展为慢性,导致迁延难治,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丧失劳动能力,所以在有些地方将该病称为“懒汉病”。

经皮肤黏膜直接接触感染是最主要的传染方式,另外布鲁氏菌属细菌也可以经消化道、呼吸道感染。除了职业人群容易在接触病畜时感染之外,其他人也有可能因为食用生奶制品、食用未熟的肉或是受污染的食品导致发病。虽然布鲁氏菌属细菌有较高的抗灭活能力,在自然界中可以存在很长时间,但对湿热、紫外线、消*剂、抗生素等比较敏感,尤其在湿热℃的条件下,仅可生存1-4分钟。

预防布鲁氏菌病,职业人群在接触羊、牛、猪等牲畜时应穿着防护装备,普通人群在生活中则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食用生奶或生肉等。

专家介绍

王展航

医院院长助理,神经内科主任兼神经内一科主任,医学硕士,主任医师

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认知障碍分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脑血管病学分会委员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神经内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老年痴呆医养融合分会副主任委员,抗衰老及脑变性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康复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认知睡眠障碍防治与脑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神经内科管理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医药成果转化应用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委员,广州市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副组长,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华南名医专家委员会第一届医学专家会员。曾任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科学会委员。

专业:脑血管病、神经系统感染及免疫疾病,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诊治主持省级课题1项,获得省级科研成果1项,参与国家级、省市级多2项,国内外已发表论文60余篇,参与主编《神经内科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参与编写《神经遗传病学》第二版。

专家门诊时间:星期一上午08:00-12:00,下午14:00-17:30

24小时咨询

医生办公室-转

护士站-转

王玉周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现任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委。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毕业后至今一直在医院神经内科从事临床工作。亚专业方向为脑血管病和神经系统遗传变性病。擅长疾病包括急性脑梗死的溶栓取栓治疗,各种类型的颅内感染,自身免疫性脑炎,多发性硬化及视神经脊髓炎等危重疾病的救治。对于多系统萎缩、小脑共济失调、运动神经元病及周围神经病等的诊治也有丰富的经验。主持广东省卫计委课题一项,发表论文多篇。

专家门诊时间:星期三上午08:00-12:00,下午14:00-17:30;星期四上午08:00-12:00,下午14:00-17:30

24小时咨询

医生办公室-转

护士站-转

相关阅读

?老年人出现股骨近端骨折,手术期间应预防这个疾病

?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及时开通前循环大血管

?儿童感冒发烧后频发肢体抽搐,可能是潜伏在身体中的病*引起的

?预防卒中,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开始

?身上长了疱疹,应该到皮肤科还是到神经内科就诊,要看是否出现这个症状

?高龄患者因骨折做外科手术,需要注意这个风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