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杆菌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孟子中的成语故事连载之十一揠苗助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诚信医疗         http://m.39.net/pf/a_6204478.html

《孟子》中的成语故事(连载)之十一:

揠苗助长

先秦诸子普遍喜欢用编段子,讲故事,说寓言的方式来说明一个道理,或阐述思想。他们几乎个个都是编故事的高手,其中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更是个中翘楚。先秦的诸子著作中,这四个人的文章写得最好。孟子的文章滔滔雄辩、气势磅礴,庄子的文章汪洋恣、仪态万千,荀子的文章结构严谨,逻辑严密,韩非子的文章深遂冷峻,辛辣老成。他们强大的编故事和讲寓言的能力是优美文章的一大助力。这些故事和寓言或取自现实,或取自神话传说,或是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他们为后世增添了非常多的文学素材,创造出许许多的成语,其中揠苗助长就是出自《孟子公孙丑上》中寓言故事。不过,这同时也带来一个意想不到的后遗症,那就是开创了地域互黑的先河。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孟子公孙丑上》

这是孟子为解释如何培养浩然之气时,所创造出来的一个寓言故事。在孟子学说中,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观念是养气说。就是如何培养浩然之气?浩然之气非常抽象,具体是什么?就连孟子口才那么好的人,也承认很难用言语去说清楚。他只能笼统的说浩然之气是一种最强大,最刚健的精神气象,圣贤气象。人一旦有了这种气象,就会凛然不可侵犯。不过,至于如何养气,他却清楚明白的提出正确和错误方法。孟子说浩然之气是“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如果“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所以养气要“以直养而无害”,再配合“配义与道”。就是说浩然之气必须要用正直、诚实去培养,是个人的仁义,道德长期积累。不是偶尔的正直诚实,而是日积月累的坚持,否则就会疲弱无力。

浩然之气难养,因为它既不能半途而废,又不能急于求成。半途而废,浩然之气就会软弱无力,不起作用。但如果急于求成,则不仅无益,反而有害。为更好的说明这一点,孟子讲了一个揠苗助长的故事。从前,有个宋国的农夫总是嫌自己农田里的禾苗长得慢,天天到田里去看禾苗的长势。但看得越频繁,就越觉得禾苗没有长高,无论怎样看都是同一个样子。于是心里想,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禾苗长得快些?有一天,农夫早早的就来到田里,弯着腰,一棵棵的将禾苗拔高。一大块的农田,农夫从早到晚,忙了整整一天才拔完,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家。回到家里高兴的对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不过,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几寸,这辛苦也值得。”他的儿子听到父亲的话,觉得很奇怪,急忙的跑到农田里看个究竟,发现经过一天的暴晒,禾苗早已枯死了。在这个故事的后面,孟子总结说:“天下不犯这种揠苗助长错误的人是很少的。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

孟子拿揠苗助长的故事来解释培养浩然之气不能急于求成,确实的精彩生动,令人过目难忘;但另一方面也是有意无意的将宋国嘲笑一番。事实上,先秦诸子确实特别喜欢拿宋国,郑国和楚国开涮,开涮的原因却各不相同。拿郑国开涮的主要是韩非子,在《韩非子》一书中有8处故事是关于郑国的,大多数都是贬义,比如,郑人买履,讽刺郑国人的教条,不顾客观实际;买椟还珠,则是讽刺郑人没有眼光,不懂取舍。拿楚国开涮的成语也很多,如刻舟求剑,批评楚人的不知变通;狐假虎威,讽刺楚人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但被开涮得最多的,还是宋国,在诸子眼中,宋人几乎成了蠢笨的代名词。除了孟子的揠苗助长外,还有守株待兔,讽刺宋人只会守住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田父献曝,则讽刺宋人的自作聪明;就连身为宋国人的庄子,也编了一个宋人到越国卖帽,血本无归的故事来自嘲一番。

韩非子讽刺郑国,因为韩国与郑国是世仇,两国长期敌对,多次交战,互有死伤,最后韩国付出了深重的代价才灭了郑国。韩非子作为韩国的贵族,就算不能当将*上战场,也要在思想文化的战线上出力,贬低郑国,为国家出力。楚国地处偏远的南方,原来只是一个部落,文化要比各个中原诸侯国落后。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周天子分封功臣,楚国的君主被封为第四等的子爵,并赐国名为楚,封地在荆山的丹阳。虽然被周天子策封,成为一方诸侯,可以名正言顺的拥有土地和臣民,但各个诸侯国基本上都瞧不起楚国,不屑与之为伍,称之为蛮夷或南蛮,国君则呼之为楚子。这样的出身背景,就难免处处要被人嘲笑了。但宋国被人开涮就是其他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宋国被封,不是因为他跟随武王伐纣,对周朝开国有功,恰恰相反,宋国的君臣,子民全部都是殷商的遗民。牧野之战,商*大败后,纣王自焚,武王攻陷商朝的都城镐京。对于商朝的贵族和百姓,武王并没有赶尽杀绝,而是采用殷人治殷的办法,将商朝之前统治的地方封给这些人,并策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为国君。同时,为防止殷人造反,将自己的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分封在殷都附近,负责监视武庚的一举一动。武王死后,继位的周成王年幼,由周公辅助摄*。管叔三人不服周公摄*,武庚趁机挑拨,联合三人一齐造反。结果这场持续了三年的“三监之乱”以武庚和管叔被处死,蔡叔流放和霍叔贬斥而结束。胜利后的周公为了安定殷人的民心,以周成王之命分封纣王的弟弟微子启为国君,定都于商丘,国号为宋。宋国这段不甚光彩的历史是后来被诸子取笑的原因之一。

宋国虽然是殷商遗民,又有犯上作乱的前科,但被封为宋国时,地位却是最高的。在“公、候、伯、子、男”五等爵位中,享有“公爵”的地位。要知道,周朝早期分封有功之臣时,能够得到“公爵”地位的,只有周公的鲁国,连功勋元老姜子牙的齐国,爵位也只是“候爵”。有不虞之誉,就会有求全之毁,人是如此,国家也是如此。宋国意外得到这样高的爵位,自然要承受由此带来的责难和非议。

文化差异可能又是另一个原因,宋国不但得到原来殷商的土地,获得仅次王的公爵地位,还允许保留自己的文化。宋人可以按照原来的殷礼来拜祭祖先,宗庙,殷商文化中的好占卜,崇*神的习俗也大量的得以保留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周礼、周制成为文化主流时,宋国的思想文化就显得与主流文化格格不入了,最终沦落为迂腐、丑陋的落后文化,而备受当时知识分子的诟病。就连那位严格按照古代作战规则,临阵不忘大礼,“不击半渡”,“不重伤”,“不禽二毛”的宋襄公也要被人嘲笑愚蠢,迂腐和教条。在春秋时期,宋国虽然地方不大,但实力并不弱,宋襄公甚至还有能力参与霸主的争夺,但到了战国时期,宋国实力大减,彻底的沦落为二、三流国家。这样一来,在战国时期,宋国经常被人拿来开涮就不足为奇了。

此外,宋国善于经商,与重农的主流不合,这可能也是一个原因。拿宋人作为寓言故事里的丑角,从孟子开始,先秦诸子们乐此不疲。他们大概没有想到,到了后世,越演越烈的地域歧视,如果要追溯起源,他们就成了“始作俑者”。

揠苗助长

把禾苗拨高,以帮助其生长。比喻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南粤浦江学堂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