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烤串中的布病风险
▍享受美食与健康风险
夏日炎炎,烤串的香气四溢,吸引着无数食客。然而,享受美食的同时,我们也需警惕潜在的健康风险。烤串虽美味,但若牛羊肉未烤熟,可能隐含布病风险。若因追求鲜嫩口感而忽视烤串的熟透程度,牛羊肉中可能携带的布鲁氏菌便有机会趁虚而入,引发布病。
▍布病的基本介绍
特别提醒: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发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已被国家列为法定乙类传染病。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属于国家法定乙类传染病,症状多样。该病的症状多样,患者常常出现长期发热、乏力、多汗,伴随肌肉关节痛和肝脾肿大。男性患者可能因此患上睾丸炎,影响生育能力,而孕妇则可能面临流产的风险。布病被俗称为“蔫巴病”或“懒汉病”,其传染源主要是羊和牛,尤其在冬季和春季更为常见。
02布病的传播途径与易感人群
▍主要传播方式
布病主要通过接触病畜分泌物或污染的食物、水等传播。从事牛羊养殖、屠宰、皮毛加工及兽医等行业的人群,由于经常接触病畜的分泌物和被污染的物品,成为布病的主要发病人群。此外,吸入被布鲁氏菌污染的飞沫或尘埃,也可能导致感染。
▍高危人群与感染风险
对于普通市民而言,食用被污染的水或食物,如生吃或食用未经煮熟的牛羊肉,以及饮用未经消毒的奶制品,都存在感染布病的风险。牛羊养殖、屠宰行业从业易感染,市民食用不安全食品也有风险。
03布鲁氏菌的生存与灭活
▍自然环境中的生存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布鲁氏菌在不同条件下可长期存活,尤其在食物和环境中。它能在肉、乳类食品中存活长达18个月,在水中能存活5至天,甚至在粪便和尿液中也能存活至天。
▍灭活方法
布鲁氏菌对常见消毒剂和高温敏感,合理灭活需掌握条件。布鲁氏菌的灭活方法包括:使用常见消毒剂,如75%酒精、0.1%新洁尔灭和含氯消毒剂,均可有效灭活布鲁氏菌。采用合理的物理方法,如将布鲁氏菌置于55℃湿热环境中1小时,或置于60℃湿热环境中10-20分钟,也能将其彻底杀灭。需要注意的是,食物中的布鲁氏菌需在℃加热7-9分钟后才能确保完全杀死。
0预防措施与注意事项
▍购买与烹饪注意事项
购买牛羊肉时,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确认来源,确保肉类煮熟再食用,并确保所选羊肉来源明确、经过检验检疫。在享用涮牛、羊肉时,应将肉质完全煮熟煮透后再食用,以确保安全。烧烤时,也需烤制至少7分钟以上,待肉制品熟透后再食用,避免因追求口感而食用半生不熟的肉类。
▍日常防护建议
使用过程中注意生熟分开和严格消毒,避免交叉感染。饮用鲜牛奶或羊奶时,需加热至80℃以上,并持续煮沸30分钟或至少3-5分钟,以确保安全食用。处理生牛羊肉时,建议佩戴一次性手套,并确保生熟肉案板严格分开。使用后的案板和操作容器应彻底清洗,并用热水消毒,以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05感染症状与应对措施
▍症状表现
健康提醒:若不慎食用未烤熟的肉串或未煮熟的牛羊肉,且在1-3周内出现反复低热、多汗、乏力及关节疼痛等症状,应立即考虑布病感染的可能。布病患者常出现发热、乏力等,男性可能会影响生育。
▍建议与治疗
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及时咨询当地疾控中心或正规医疗机构,并主动告知医生相关病史,以便早诊断、早治疗。及时就医并治疗,通过抗生素联合治疗可治愈。通过早期、规律、全程、适量的抗生素联合治疗,该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