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杆菌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u0001春季u0001如何u00 [复制链接]

1#

01春季布病高发的原因

随着春季的到来,布病(布鲁氏菌病)也进入了高发季节。为了防范这种传染病,我们特别提醒大家,在与羊等牲畜接触时务必保持警惕。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季不仅是自然界的盛宴,也是多种传染病活跃的季节。特别是在3月至6月之间,布病的发病率显著上升,成为健康的一大威胁。在这个牛羊繁殖旺盛、交易活动频繁的时期,我们该如何有效预防布病的侵袭呢?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布病究竟是什么。

▍布病的临床症状

布鲁氏菌病,简称为布病,亦被称为“懒汉病”或“羊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发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其潜伏期通常介于1至3周之间,平均为2周。患者在感染后,会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多汗、倦怠、乏力以及关节疼痛等。同时,部分男性患者可能伴随睾丸炎症状,而部分女性患者则可能出现卵巢炎。若不及时接受治疗,该病极易演变为慢性,而慢性布病的治疗难度则显著增大。

02布病的传播途径与预防措施

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包括患病的人和动物,特别是受感染的羊。羊、牛、猪是人间布病的主要传播源,而鹿、犬、马、骆驼及其他家畜则处于次要地位。在我省,羊被确认为人间布病的主要传染源,紧随其后的是牛。这种疾病通常在家畜或野生动物群体中蔓延,进而感染人类。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布病的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

通过皮肤黏膜接触感染布病。在与病畜直接接触,或接触到其排泄物时,若未采取妥善的个人防护措施,如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皮肤伤口或黏膜部位可能因此受到感染。

经消化道感染布病。食用被布鲁氏菌污染的食品、饮用生奶或未熟透的肉、内脏等,都可能导致消化道感染布病。

经呼吸道传播的布病。吸入被布鲁氏菌污染的飞沫或尘埃是常见的传播途径。皮毛加工企业的员工、清理圈舍的人员,以及在布氏菌实验室操作的人员,都可能因呼吸道暴露而感染。

▍预防措施

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布病呢?

养殖户必须遵循科学养殖和规范屠宰的原则。养殖区域与生活区域应严格分离,牲畜圈舍应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同时,个人防护措施也必不可少,以有效预防气溶胶传播。

在购买牲畜时,必须进行严格的检疫,确保所购牲畜的健康状况。饲养过程中,应按照规定进行免疫接种,以增强牲畜的抵抗力。同时,必须严格控制病畜的流动,避免患病和未患病的牲畜混养,以防疫情扩散。

此外,严禁养殖人员徒手直接接触流产物和死胎,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牲畜的流产物、胎盘等必须经过消毒或焚烧处理后,再挖坑深埋,以确保环境安全。一旦发现病畜,应立即采取扑杀措施,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应尽量减少与牛、羊、猪等牲畜的直接接触。在处理和食用牛羊肉时,务必确保肉类已完全煮熟,同时,家庭中的案板和刀具等也要做到生熟严格分开,避免交叉污染。此外,不推荐饮用生奶或食用生肉,因为布鲁氏菌能够在乳及乳制品、皮毛中长时间存活,但惧怕高温,高温烹饪即可将其杀死。因此,建议大家选择喝经过高温处理的牛奶,吃烤肉时也务必确保烤熟烤透,以保障个人健康。

规范诊疗至关重要。若出现可疑症状,并且有与家畜或其产品密切接触的经历,务必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务必遵循医嘱,坚持全程、足量服药,切不可随意停药,以免导致病情转为慢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